棉纱周报(10.29-11.2):“金九银十”已正式化为泡影,以为市场人士不禁感叹: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截至11月1日,国内C32S均价报收23900元/吨,跌破24000大关,比上月同期下跌350元/吨。纵观逝去的“旺季”,不难发现,纱线遇冷的原因可以说是精神和现实的双重打击。
先说“现实”,2018年上半年,国内面料市场经历了一场狂欢,部分服装厂和贸易商大范围囤积面料,加上对中美贸易关税上涨的预期,很多外贸易商的订单也都提前到了8月份之前。从上图也能看出,中国坯布库存目前已经“顶破了天花板”,超过了30天!库存甚至多到很多企业下半年都不敢备货。其次,作为纱线、坯布下游的服装厂因为政府治理污染,一些小加工作坊正在逐步减少甚至消失。而上游的纺织、坯布正在膨胀。以新疆为例,截止2017年6月份,新疆棉纺织产能即达到了1360万锭,预测至今年底将达1800万锭。而据浙江企业反馈,坯布产能也正在膨胀。上游产能大爆发,而下游却在萎缩,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压制了行情。
再谈“精神”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加上美国不断“退群”,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形成负面影响。整个“金九银十”期间,郑棉从9月初的17000元左右跌到昨日14840元/吨,下跌了近2000元/吨,而“纱随花舞”的棉纱期货也从9月3日的27390元/吨,直接跌到了23220元/吨,下跌幅度高达15.2%,给市场心态再次带来一次“痛击”。国内企业倒闭、停产,企业负责人跑路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旺季不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否极泰来。当郑棉跌破14800元/吨之后,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继续向下的空间已经不大。而事实也是如此,截止收稿,11月2日郑棉报收15115元/吨,棉纱则报收23540元/吨。本周期货探底回升很大一个因素就是11月1日中美首脑的那一通电话以及即将到来的“习特会”。消息公布后一小时内,美股、人民币双双拉升,同时也带动了今日股市的高开高走。除此之外,基本面也不容忽视:首先,14800元/吨的价格已经跌破某些轧花厂的成本价。企业总不能总做“亏本买卖”。其次,虽然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出口消费疲软,但内销订单相对变化不大。不少企业反映目前下游还是有订单,只是价格压得比较死。而截至11月1日,FCY Index C32S折人民币现货价报收23864元/吨。进口纱经过一段时间的低价抛货,不少贸易商“去库存”已成效显著,库存压力减轻。国产纱虽走货不快,但也基本和上月持平。纺企原料仍多用之前所拍的储备棉,理论利润持续上升。再加上从供需来看,本年度棉花供需仍然偏紧,随着国储棉的不断消耗,新棉的缺口将越发变大。届时,作为下游的棉纱市场好转的希望也随之扩大。
最后,期货方面,如果前文所说,自9月至今棉纱期货主力价格已跌超2000元/吨,受“买涨不买跌”情绪影响,棉纱期货成交量也持续下跌。而从本周的收盘价来看,棉纱主力的跌幅要大于棉花,两者之间的价差再度回到8400元/吨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