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9月28日,工信部印发了《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提出,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为重点,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初步建成纺织强国。《规划》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三品”战略、推进纺织智能制造、加快绿色发展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规划》作为“十三五”时期指导纺织工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将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创造竞争新优势。
(二)“互联网+纺织”新模式
据商务部测算,2016年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为4.4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7%,占全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0.23%。其中,纺织服装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交易额为3.45万亿元,同比21.05%;服装家纺网络零售总额合计为9,850亿元,同比增长18.53%,占全国实物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的23.51%。
以阿里巴巴,全球纺织网,布联网等电商B2B平台组成的纺织生力军,已经成为纺织服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互联网+纺织”带给纺织行业的除了交易流程更加便捷,更多的是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将中国各地面料和服装厂的供需联合在了一起,从而解决传统的卖布难和找布烦问题。
(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实施,为促进纺织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机遇。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以及支持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促进就业一系列政策实施,将推动新疆纺织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别是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将增强中西部纺织工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全球纺织分工体系调整和贸易体系变革加快,将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积极主动地“走出去”,提升纺织工业国际化水平,开创纺织工业开放发展新局面。
(四)品牌建设持续推进
在“十二五”期间,全行业品牌意识进一步提高,行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与品牌价值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国服装大奖、中国国际时装周、各地服装节等活动连续举办,纤维、面料、家用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品牌发展报告》发布等,推动了行业品牌发展。目前活跃在国内市场的服装家纺品牌约3,500个,全行业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00多个。一批服装家纺品牌在海外建立设计机构和销售网络,中国设计师作品在国际舞台展示交流。服装家纺网上销售额年均增长超过40%,高速增长的电子商务扩大了品牌产品市场影响力。
二、不利因素
(一)成本优势不再
近年来,我国纺织业成本上升明显,成本优势不再。中国纺织业面临四大高成本,首先是劳动力成本。随着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远去,东南亚等地纺织业崛起,国外环境给国内纺织企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发展中国家加快推进工业进程的双重挤压,亚洲、非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我国纺织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正在削弱。其次分别是:能源成本、运输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
(二)出口下降
2016年,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2,906亿美元,同比下降6.1%。其中,出口2,672.5亿美元,同比下降5.9%;进口233.6亿美元,同比下降8.8%;累计贸易顺差2,438.9亿美元,同比下降5.6%。2016年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外需疲软;外部环境不稳,影响出口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提升,传统优势进一步弱化;产业转移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主要市场上的份额逐步缩小;出口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三)低端产品产能过剩
中国纺织品、服装历来是以低价出口占据国际市场的,虽然出口量很大,但产品的附加值明显较低。目前,我国纺织业中高端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低端产品存在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预计纺织行业的供给则改革还是会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在人工成本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低附加值产品未来的生存空间将更加有限。
2017-2021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预测
2016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为40,869.7亿元,同比增长1.7%。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将达到41,605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67%,2021年中国纺织业销售收入将达到48,064亿元。
2017-2021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预测
2016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为2,194.1亿元,同比增长1.2%。我们预计,2017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将达到2,227亿元,未来五年(2017-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92%,2021年中国纺织业利润总额将达到2,403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