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要着力打通巴楚县的纺织全产业链条,继续在‘强链、延链、补链’上狠下功夫,重点发展高精纺纱、织布、印染项目,延伸化纤、家纺等项目。”谈及今年的发展规划,新疆巴楚工业园区党委书记汪继东说道。 作为新疆喀什地区棉花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巴楚县的原料资源优势与生俱来,是全国最大的露天棉花储备库;作为新疆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喀什地区的“东大门”,巴楚县的陆路交通优势得天独厚,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和“丝路明珠”。 近年来,围绕打通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巴楚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契机,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与优惠政策,积极开展精准招商。当前,巴楚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情况如何?未来,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突破哪些瓶颈问题?朝着怎样的方向不断前行?
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
“巴楚的棉花色泽白、杂质少、纤维细长、强度较高、柔软度好,总体比较均衡。”谈起巴楚县的棉花种植,汪继东表示,2022年,巴楚县棉花产业实现了种植结构向调好、调顺、调优的转变,种植面积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的转变,棉花品质稳步提升,更加符合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
据了解,2022年巴楚县的棉花种植面积达132万亩,总产量为40.26万吨。近年来,为落实纺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巴楚县加快本地资源优势转化,推动棉花产业发展。“从育种、栽培到种植、采收、加工,加快原料资源的优势转化,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为此,巴楚县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汪继东说。 在选种育种方面,巴楚县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广“科研院所+企业+繁育基地”育种模式,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西部研究中心、国家棉花产业联盟合作,常年开展棉花品种比选实验,筛选符合当地种植的优质棉花品种。通过“一主两辅”用种模式的推广,实现了全县近100万亩棉花的用种统一,提高了棉花品质的一致性。 当前,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巴楚县建立了1000亩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基地,依托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巴楚县拥有棉花良种繁育基地2.4万亩,年生产加工种子3万吨,不断提高棉花良种自给率。
“计划三年建成10万亩的良种繁育基地,今年已经落成了2.4万亩,这几年还将推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一些棉花品种。”新疆天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巴楚分公司总经理刘晓伟说。 在种植管理方面,巴楚县推进棉花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生产、科学化管理。2019年以来,巴楚县已完成“土地平整+高效节水”模式74万亩,整合运用高密度栽培、精量播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2022年实现100%精量播种,通过积极推广北斗导航无人播种、无人机植保、机械化采收等技术,2022年种植机采棉99万亩。与此同时,在多项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支持下,巴楚县实施棉田“干播湿出+盐碱化治理”4.6万亩,实施智慧农业及应用卫星遥感数据服务农业2万亩,创建棉花优质高产高效示范田3.25万亩。
“为提高棉花品质,巴楚县还倡导加大‘三丝’清理力度,加强品控管理,更新加工设备,促进棉花品质提升。”汪继东表示,新棉集团自主品牌“雪莲牌”棉花,已远销全国。 今年,巴楚县聚焦棉花全产业链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当地的棉花加工、棉副产品加工、交易储运等产业全面开花,全县拥有35家轧花厂,年加工能力165.6万吨,棉副产品加工企业13家,年加工棉籽25万吨。
依托优质棉形成集聚效应
作为新疆的产棉大县,巴楚县丰富的棉花资源吸引了纺纱、织布、制衣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逐步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巴楚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巴楚县招商引资“一事一议”重大优惠政策》的制定发布,也给予了落户企业各类补贴及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稳步发展。 “依托巴楚县棉花生产基地、较强的纺织工业基础和招商引资政策,巴楚县工业园区形成集聚效应。”巴楚县委办公室主任田兵兵介绍,2018-2022年,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从10.73亿元增长到27.38亿元;规上企业数量从9家增加到28家;固定资产投资从3.5亿元增长到34.0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从4702万元增长到6.01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6047万元增长到1.27亿元。截至当前,巴楚县共有纺纱企业11家,投产规模达115.5万锭。正在建设的纺纱项目有新疆德润纺织科技有限公司21万锭纺纱项目、新疆世博棉纺织有限公司二期10万锭纺纱项目、巴楚潮鑫纺织有限公司20万锭纺纱项目、喀什如新纺织有限公司17.4万锭纺纱项目、新疆华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6万锭纺纱项目、新疆农攀贸易有限公司20万锭纺纱项目,投产后纺纱规模可达200万锭。 “2022年巴楚县纱线总产量约为4.85万吨,产值约为9.17万元。”汪继东表示,2022年,巴楚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纺纱企业生产经营,建立服务企业包联机制,在企业用工、物流运输等方面全力帮扶,企业产品质量得到提升,订单也充足。 当前,巴楚县的纺织企业纷纷迎来2023年一季度的“开门红”,于去年4月投产的新疆世博棉纺织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春节以后,我们接到江苏南通、常州以及绍兴附近市场的订单,大约800吨左右,我们今年以来的产量只有540吨,订单已经排到3月中旬。相信今年企业产量会更高,效益会更好。”该企业的生产车间负责人朱海庄介绍,公司二期项目目前仍在建设中,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5亿元,每年可消耗新疆地产棉1.75万吨。 为赶制春节后订单,新疆华凯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纺纱车间同样马力全开。该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旗下拥有24条纺纱线、两个织布厂、两个脱漂车间以及两个成品生产车间,产品涵盖伤口护理、手术外科、感染防护、医用组合包、日常护理五大系列,以过硬的质量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生产负责人董传国表示,近两年企业发往全国各地的产品每月有800多吨,今年春节过后订单更是大量增加,企业现在又新上了10条生产线,预计今年每个月可以完成1000多吨的产量。 不只是在纺纱这一环节,巴楚县近几年着重加强纺织工业的技术含量和品牌创新,扩展延伸产业链,如今还拥有织布企业3家、织袜企业2家、服装企业5家。
“2022年,巴楚县布匹产量2720吨,产值达1亿元;服装产量1247万件,产值9980万元,出口额达2800万元;袜子产量2018万双,产值1303万元。”汪继东介绍到。
明确全产业链发展方向
2023年,巴楚县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目标也十分清晰,即抓好全产业链招商工作,重点补齐印染产业短板。 “要实现巴楚县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打通全产业链条。”汪继东表示,今年,巴楚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强链、补链、延链”,提升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发展质量。 汪继东解释,在“强链”上下功夫,一方面是通过持续培育推广良种、棉花采摘“防三丝”、科学种植管理、应用新技术等措施,持续提升棉花品质,另一方面是引导当地棉纺织企业进行技改升级,提升产能的同时,提高纱线质量。 在“补链”方面,印染是当地产业空缺,也是2023年的招商工作重点,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引进织布、拉链、纽扣生产企业,加快面辅料批量化生产,推动市场一体化运行。“今年希望加快推进印染项目上马,持续跟进中泰集团、新喜恒等投资意向企业,做好承接印染企业的服务工作,争取年内项目启动落地,全面提升从纺纱、织布、印染到服装、家纺全产业链水平。”汪继东表示,巴楚县力争于今年年底实现纺纱规模达200万锭,织布能力达2.2亿米。 在“延链”方面,汪继东表示,上游希望可以招商到化纤企业,下游可以招商到更多的服装、家纺企业。同时,巴楚县立足优越的棉花资源以及物流节点的地缘优势,将积极推进南疆棉花期货交易中心的建设。 要实现当地纺织服装的高质量发展,除了要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汪继东还提出了当地纺织服装企业品牌培育不足与行业人才引入不足的问题。
“巴楚县纺织服装企业多以代工生产为主,没有太多自主开发品牌的意识。此外,巴楚的纺织产业发展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与运营管理人才。”汪继东表示,培养品牌意识,引进技术人才,也是未来几年巴楚县的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的努力方向,相信在企业、协会和政府携手努力下,巴楚县的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